中信宏观:出口不宜过度乐观 政策仍需宽松

发布时间:2015-4-1 11:13:52   点击数:

  和讯网消息 海关总署3月8日发布数据显示,2015年2月,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777.62亿美元,比去年增长10.8%。其中,出口为1691.90亿美元,同比增长48.3%,环比增长-15.5%;进口为1085.72亿美元,同比增长-20.5%,环比增长-22.6%;当月贸易顺差606.19亿美元。中信宏观研究团队对此认为出口形势不宜过度乐观,未来出口持续承压;国内货币和财政政策仍需宽松,更多后续政策值得期待。

  以下为点评全文:

  1、出口高于预期,进口低于预期

  2015年2月,出口增速由1月的-3.3%大幅反弹至48.3%,高于我们预期的25%和市场一致预期的14.5%;进口增速由-19.9%进一步回落至-20.5%,低于我们预期的-10%和市场一致预期的-10.6%。2月出口反弹幅度超预期,而进口依旧低迷,贸易顺差为606.19亿美元,再创单月历史新高。

  2、对G3出口平稳,对新兴经济体出口分化依旧

  分国别来看,2月对美日欧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48.5%、23.6%和44.1%。首先,出口大幅反弹主要缘于低基数效应。其次,2月对G3出口环比增速也显著高于历史同期水平,我们判断这主要体现了节前集中出口等季节性因素的影响。最后,美国新一轮消费周期已经启动,复苏态势良好;欧元区宣布QE后,经济下行风险缓和、服务业PMI等指标反弹,欧美需求边际上的改善也有助于稳定我国出口。

  2月对东盟、印度、南非、澳大利亚出口分别增长84.4%、96.6%、125.5%和62.6%。前两个月加总来看,中国对新兴经济体的出口依旧延续分化格局:对东盟出口累计增长38.4%,高于前2个月总体出口累计增速(15%);对金砖国家出口累计增长6.6%,其中对印度出口态势良好,累计增长35.2%;而对俄罗斯和巴西分别增长-27.0%和4.2%,低于同期总出口累计增速。展望未来,中国对东盟、印度的出口复苏态势可持续,而对资源型国家的出口将会持续面临下行压力。

  3、劳密类产品出口强劲反弹,但高增长的可持续性存疑

  分产品来看,2月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38.9%和15.3%;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103.3%。1、2月累计看,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3.9%,较2014年12月的11.6%略有回升,增长相对平稳;劳密产品出口增长22.8%,较2014年底的零增长出现大幅回升。劳密产品出口的大幅反弹不应过度乐观解读,2014年下半年以来,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持续走强,将削弱我国外贸部门尤其是劳密类制造企业的出口竞争力,未来劳密类出口增速将出现显著回落。

  4、主要大宗商品进口依旧“量减价跌”

  与2014年大宗商品进口“量增价跌”的格局有所不同,2015开年以来,与实体经济复苏相关联的大宗商品进口呈现“量减价跌”态势。1、2月累计来看,铁矿砂进口量1.47亿吨,累计同比减少0.9%,进口均价下跌44.9%;煤进口量3204万吨,同比减少45.3%,进口均价下跌17.9%;成品油进口量502.5万吨,同比减少18.6%,进口均价下跌39.2%;初级形状的塑料378.8进口量万吨,同比减少14.5%,进口均价下跌10.1%;钢材进口量202.6万吨,同比减少13.3%,进口均价下跌1.8%;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量69.7万吨,同比减少23.8%,进口均价下跌12.5%。而与储备需求和消费“刚需”相关的原油和粮食则进口量同比有所增加。

 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对进口同比增速的影响将在2015年全面显现,预计进口价格下滑将是2015年的“常态”。CRB价格和Brent油价同比分别从2014年11月和2014年7月由正转负,并持续下滑;2015年2月,CRB价格和Brent油价同比增速分别为-9.6%和-46.9%,对进口金额增长形成拖累。进口数量下滑则缘于春节错位效应叠加中国内需疲弱。未来进口量基数下行加之稳内需、稳外贸的政策作用显现,进口量同比增速将获得支撑。

  5、未来出口持续承压

  2月出口增速超预期与汇丰PMI以及官方PMI中小企业分项指标的反弹相匹配。尽管2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由连续4个月下跌转为小幅回升,但分项的新增出口订单指数回落1.5个点至42.5;官方PMI新出口订单数据依旧低迷;汇丰PMI新出口订单指数创20个月新低;而且考虑到前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出口的抑制将逐步显现,加之当前各国货币竞争性贬值也将对中国出口竞争力形成冲击,未来中国出口将持续承压。

  6、外汇占款下降压力犹存,国内货币和财政政策仍需宽松

  2月份贸易顺差再创历史新高,但因进口低迷导致的“衰退式顺差”往往伴随着热钱的外流,同时降息操作在短期也将增加热钱外流的压力,资本项下资金的抽离可能持续超过贸易项下资金的注入,从而导致外汇占款持续面临下滑压力;另一方面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和贬值预期,将导致私人部门结汇意愿的下降和持汇意愿的上升,从而抑制贸易顺差(美元)转化为外汇占款(人民币)。外汇占款下降的压力将持续存在,预计央行将通过降准操作对冲外汇占款的萎缩,时间可能在二季度初。

  外需疲弱加之地产投资下行,宽松的货币政策需要有需求层面的配合,在内外需同时低迷的环境下,逆周期的财政政策值得期待。除了水利投资外,我们认为未来的重点基建建设将集中于信息电网、生态环保、清洁能源、油气及矿产资源保障等领域,交通建设重点在于“一带一路”承接内陆省份。资金来源方面,除了中央预算内资金外,专项过桥贷款,财政贴息鼓励私人投资,多样PPP将共同推进。2015年名义财政赤字率为2.3%,如果包括盘活财政存量等措施在内(这部分可能占GDP的0.8%),财政政策更加积极,实际财政赤字可能达到3.2%。
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disabledcn.com/wbbj/24.html
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.